兩會熱議“惠民保”|百種特藥被納入
于北京正在召開的兩會上,“惠民保”引起熱議。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等代表、委員都對惠民保的發展,提出了建議。
“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具有價格低、保額高、免賠高等特點,特別是針對重特大疾病設置了基本醫保目錄外的特藥目錄,以發揮對基本醫保的補充作用,作為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的一個重要部分來分擔基本醫療保險的壓力,所以得到了政府、商業保險機構以及第三方服務平臺等的廣泛參與,近兩年非常火爆。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國28省122個地區244個地級市推出了177款"惠民保",共1.4億人次參保,保費約140億元。
一、發展歷程
2015年,深圳市政府在國內推出首款城市普惠型醫療險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拉開了惠民保的序幕。
惠民保的發展大致可分三個階段,2015年~2020年7月為惠民保的探索期,自2015年4月深圳發起的首款產品后,中間停頓了三年半,到2018年12月才有第二款惠民保產品上市;
2020年8月到12月,為爆發期,僅 2021年9月即上市惠民保產品達23款,幾乎相當于前5年上市惠民保產品數的總和,當年11月更是發行了高達27款惠民保;
2021年1月之后為規范發展期,2020年11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業務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在肯定了惠民保作用的同時,也對惠民保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亂象進行了規范。
二、各省進展
惠民保在各省的發展狀況差異很大,以截至2021年9月上市的共168款惠民保產品為例,位于西部的內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為空白,而廣東一省上市了多達24款,其中廣東、山東、浙江和江蘇等經濟較發達的4個沿海省份共上市了79款惠民保產品,占了全國的近一半(47%)。
三、惠民保價格、參保人數
據不完全統計,在截至2020年12月發行的惠民保產品中,覆蓋人數最多的是深圳市發行的深圳專屬團體醫療險,共有852萬人參保,其次是廣州惠民保、成都的惠蓉保、重慶的渝惠保和北京的京惠保,參保人數分別為366萬人、310萬人、290萬人和150萬人。
就投保價格而言,最貴的也是深圳專屬團體醫療險,高達365元,其次是珠海的大愛無疆惠民保,為190元,其他的均不超過100元,平均在65元左右。
四、賠付金額、比例
除價格不同外,各地惠民保產品的給付比例、最高賠償限額和納入特藥品種的數量也有差異,僅以下圖所示5款產品為例作一對比,給付比例最高的是深圳專屬醫療險,給付比例高達100%,其次是佛山的平安佛醫保為90%,最低的舟惠保只給付50%。
最高賠償限額最大的也是深圳專屬醫療險,最高可賠300萬元,最低的平安佛醫保,最高只賠30萬元。
五、百種特藥被納入
由于審批提速、資本熱捧,近年來有大量新藥獲批上市,而基本醫療保險只能保基本,所以患者報銷成為難題,而惠民保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補充保障。
據新浪財經統計,2021年全國投保及在保狀態的157款惠民保產品中,有特藥保障和特藥目錄的就有127款,占了80%,納入的藥品數量從1到89個不等,數量最多的是岳陽的巴陵e惠保,納入了89個特藥,全國惠民保納入新藥數量的均值為22個。
納入惠民保數量Top10的新藥均為治療腫瘤的藥品。
其中,O藥(納武利尤單抗)、赫塞萊(恩美曲妥珠單抗)和愛博新(哌柏西利)是“惠民保”產品最青睞的三種藥品。
就PD/L-1而言,除剛上市的派安普利單抗(即正大天晴康方的安尼可)和賽帕利單抗(即譽衡生物的譽妥)外,其他國產和進口的都已被納入,連貴達120萬元/支的兩款國產CAR-T(阿基侖賽和瑞基奧侖賽)也都被納入到了惠民保中,納入阿基侖賽的有18款惠民保產品,納入瑞基奧侖賽的有8款惠民保。
其中,2021年新獲批上市的絕大多數腫瘤新藥及罕見病用藥都已被納入到了惠民保保障范圍中。
當然,惠民保因不但價格低,而且保額高,也給經營惠民保的保險公司帶來了盈利難題,甚至還有“賠穿了”的傳言,有人也提出惠民保將有提高投保門檻、減少保障責任以及漲價的可能。
相信通過監管層的不斷糾偏和保險公司經營策略的不斷完善,惠民保將健康運行,在基本醫療保險之外,為患者報銷和創新藥的銷售提供了一個新的通道。
(來源:藥智網,作者:張自然)